金乡简介

更新时间:2025/5/5 9:35:12

金乡县地处中国东部的鲁西南平原腹地,地跨北纬34度52秒~35度40秒,东经116度7秒~116度30秒之间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。北依五岳之首泰山,南邻江苏、安徽、河南三省,与孔子诞生地同属济宁市。总面积886平方公里,总人口61万。
  金乡县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,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。金乡在夏商时代为有缗国,春秋战国时代为宋国之缗邑,秦朝设郡县,西汉时,因在金乡境内的高平山为汉武帝之子昌邑王凿墓时,挖出金子而定名为金乡县。
  金乡县是中国著名的大蒜之乡。由于这里具有温带地区风和日丽、四季分明、土质肥沃、雨水充足等优越自然条件,加上勤劳智慧的金乡人民广泛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,所产大蒜个大、皮白、辣味适中、营养丰富,并具有高出一般大蒜几倍的药用价值,受到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赞誉。出口130多个国家和地区,金乡大蒜的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比重居全国县(市)区之首。
  金乡县不仅是中国著名的大蒜之乡,还是全国著名的圆葱之乡、金谷之乡。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,是中国重要的有机、绿色蔬菜生产、加工、出口基地。金乡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十分发达,全县拥有恒温库1200多座,贮藏能力120万吨,拥有蔬菜和粮棉加工企业1200多家,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%。
  金乡县工业初具规模、已形成机械、电子、纺织、建材、食品等七大支柱产业,涌现出一批颇具实力的骨干企业。
金乡县第三产业发达。商场林立,贸易活跃,传统的大市场体系已经培育成熟,新生的人才、技术、金融等生产要素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也初步建成,这将为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。
 
 

地   形


境内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,宽缓的波状褶曲为辅,为一由南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。处在菏泽、鱼台断层凹陷的北翼,南界处为第三系断层,北界处为太古界寒武、奥陶系地层。地层产状平缓,倾角一般在8~15度之间。仅个别地段因构造的关系,地层倾角变大。
金乡县境内地貌特征可划分为两大地形,即黄泛平原和低山丘陵,5个微地貌地形,即荒岭坡、近山阶地、微斜平地、缓平坡地和洼地。
金乡平原为黄泛冲击平原,面积为880.21平方公里,由于黄河泛滥时流向流速的不断变更,形成复杂的地貌特征,有微斜平地、缓平坡地和洼地。
微斜平地,地势平缓,比降一般小于1/8000,地面高程35~37米,土层深厚,地下水资源丰富,土壤多为潮土类,主要分布于各乡镇。
缓平坡地是河流泛滥漫流沉积而成,按地面形态可分为缓岗、岗坡、洼坡三种。
洼地由静水沉积而成,根据地面形态又可分为浅平洼地、背河槽状洼地、碟形洼地。洼地的边缘与地面的高差为0.5~1米。
金乡境内丘陵面积很小,只有羊山、葛山、胡集镇的郭山口三处面积为0.35平方公里。其地址特征为寒武纪、震旦纪石灰岩构成的青石山,为剥蚀低山,山顶平缓,呈岛状突出于平原之上,海拔高度为90~105米。

 
气  候 

    金乡县境内属温暖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,具有冬夏季风气候特点,四季分明,雨与热同期,风与寒双至,典型的中国北方气候。降水较为充沛,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居住。
    春季气候多变,4、5月份多南北大风,气温回升快,降水稀少,常发生春旱;夏季,金乡在暖湿的东南季风控制下,水气充足,降水多,湿润而炎热,暴雨多集中在7月和8月;秋季是气候最稳定的季节,此时高空暖高,垂直结构稳定,云雨较少,多呈晴朗而万里无云、秋高气爽的天气,温度适宜,瓜果飘香,稻香鱼肥,有利于农作物的收割与种植,也是修身养性,滋补身体的大好时节;冬季金乡县在蒙古高压的控制之下,多刮北风,雨雪较少,气候寒冷而干燥。
    金乡年平均气温为13.8度,历年气温比较稳定,年平均降水量为694.5毫米。累年平均风速为3.1米/秒,其中春季风速最高,夏季风速最低。

 

水  文

    金乡县地处南四湖西,黄泛平原的下游,历史上饱受黄河决泛冲击,上游的河水常年经过金乡注入到南四湖,因此金乡县境内河流众多,截至2006年,全县有大、中、小河道24条,河流总长度为307.6公里,河堤总长度为572.4公里。直接流入南四湖的河道有4条,形成4个水系。
 
东鱼河水系
   东鱼河(原称红卫河)是南四湖流域第一排水大河,是60年代为调整湖西万福河水系减少南阳湖汇水面积大的负担,治理万福河流域尤其是下游地区(金乡、鱼台等县)洪涝灾害而新开挖的一条大型骨干排水河道。上游始于东明县刘楼村南,金乡县境内河段长21.5公里,流域面积56.63平方公里,其支流有白马河、惠河。
 
老万福河水系
   老万福河发源于金乡镇刘堂村,于高河乡东佳村出境,流经鱼台县宋湾东入南阳湖。金乡境内长度为14.5公里,县内流域面积349.42平方公里,金乡境内支流有白马河、苏河、东沟、莱河金济河。
 
新万福河水系
    新万福河是1956~1957年原万福河刘堂坝上段纳入南大溜,进行裁弯取直治理后命名的。源于定陶县大薛庄,于马庙乡陈海村流入金乡,至卜集乡张烧饼村东出金乡,于济宁郊区大周村南流入南阳湖。金乡境内长度为30.9公里,境内流域面积360.35平方公里,境内支流有彭河、友谊沟、吴河、金成河、老西沟、大沙河。 
 
北大溜水系
源于羊山镇关帝村东,于卜集乡后张村出境,至济宁郊区大王楼村东南流入南阳湖。县内总长20公里,县内流域面积114.16平方公里,境内支流是蔡河。
 

地下水

金乡县地下水垂直可分为淡—咸—淡三层。中层咸水不适人畜饮用,没有开采价值。深层淡水平均在地下150米以下,开采起来比较困难。浅层淡水平均在地下10~30米 ,水层厚度9~25米 。金乡境内地下水资源现状年为1.95亿立方米,水资源较为丰富,有利于的农业发展。
从水质上看,地表水呈弱碱性,总硬度在1.21~29.7之间,属轻度硬水或硬水,水质一般,绝大部分符合农业灌溉要求。地下浅水层水质总硬度一般在20~40德度之间,属弱碱性水,符合农田灌溉标准。
 

地表水

   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2亿立方米,其中拦引湖水排灌区6000 万立方米,结合区2000万立方米,井灌区500万立方米,合计 8500万立方米;引黄河尾水3000万立方米;蓄积当地径流水排灌区1100万立方米,结合区 1800万立方米,井灌区3200万立方米。池塘、水坑蓄水 500 万立方米,深河槽蓄水 2000万立方米,合计蓄水总积量 2500万立方米。
土  壤
金乡土壤分3大类:褐土、潮土、水稻土
褐土:总面积2907亩,占可利用面积的0.27%。主要分布在羊山、葛山、郭口山的丘陵地区。
潮土:潮土是金乡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,面积为963217亩,占可利用面积的89.6%。金乡县13个乡镇大都为潮土土质。
水稻土:水稻土是金乡人民在改造涝洼的时候,在原潮土的基础上逐步发育而成的一种新的土壤类型。面积为108971亩,占可利用面积的10.1%。在卜集乡、胡集镇的东部以及高河乡的东部有分布。
 

植物资源

金乡县气候温暖,地势平坦,河流较多,雨水充沛,适宜多种植物生长,全县人民有着植树造林的优良传统,近年来金乡县人民政府采取多种措施,进一步调动全县人民植树造林积极性,全县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。金乡县境内植被多为人工植被,木本植物多为杨树、泡桐、榆树、刺槐等;果树多为苹果、桃、梨、葡萄等。
草生植物分为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两类。旱生植物46科、49属,主要有拉拉秧、扫帚菜、茅草、节节草、酸溜溜、米蒿、馍馍留、猪毛菜、爬山虎、蒲公英、苦苦菜、益母草、薄荷、马连子、万年青等。水生植物20科、21属,主要有芦、金鱼藻、小眼子菜、大茨藻、荆三棱、水蓼等。
动物资源
鸟类:红隼、鹌鹑、黑水鸡、凤头麦鸡、山斑鸠、大杜鹃、啄木鸟、麻雀、云燕、家燕、喜鹊、大山鹊、暗绿绣眼鸟等共计46种。
昆虫类:黄衣、七星瓢虫、朝鲜黑金龟、华北大刀螂、中华草蛉、大地老虎、小地老虎、一点金刚钻等共计83种。
兽类:狼、狐狸、獾、狸、黄鼬、刺猬、猫、野兔、蝙蝠、老鼠共10种。
鱼类:白鲢、鳙、草鱼、鲤、鲫、团头鲂黄鳝等26种。
 

药材、矿产资源

金乡药材资源102种。包括桃仁、杏仁、枣仁、赤小豆等子种类药材30种;槐花、凤仙花、大葱、大蒜等花、根、皮类药材24种;西河柳、桑叶、益母草、薄荷艾叶等草、叶类药材25种;狗肾、獾油、水蛭、蟾蜍、牛黄、土元、守宫等动物类药材23种。
金乡县矿产资源丰富,矿产以煤为主,其次是石灰石、铝土、黏土、铀、天然焦等。煤主要分布在县城的北部,煤区南北长9公里,东西宽8.5公里,总面积76.5平方公里,已探明储量为7.7亿吨;石灰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羊山一带,呈青色致密坚硬,既是烧制水泥的原料,又是上等的雕刻材料。
 
 

金乡生活网编辑提供!